军婚小说网 >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 第八百五十三章 “二零三零计划”

第八百五十三章 “二零三零计划”

作者:西门吹灯零零七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军婚小说网 www.junhunxiaoshuo.com,最快更新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

    “他们真的回苏州老家了?”王茂如在听到李木鱼的汇报之后,愣了足有一分钟才说道。

    李木鱼点点头,王茂如叹了口气,才挥手让他下去。他疲倦地靠在沙发上,抽出一根烟,慢慢地点着了。氤氲缭绕,王茂如有些悲戚,自己这么做是对不起他啊。小小的宗州去了南方了,宗州走了。其实这个孩子他投入感情不如其他子女,毕竟他的孩子众多,每一个都分散了他的一份爱子之情,但分到每一个人身上都不多。对男人来说如果对孩子过于溺爱,反倒让小孩没什么出息,尤其是王茂如这样的几经生死历练的男人,对孩子更加不会溺爱,只会锤炼。

    后世那些因溺爱而坑爹的小畜生不少,什么我爹是李某某,什么未成年的李某某,什么干爹是谁谁谁。人家都是以史为鉴,王茂如这个穿越者倒是以未来的历史为鉴证,他宁可自己的孩子几经摔打,也绝不会让他们成为一个个小牲口。几个儿子女儿,只要成年了,王茂如便准备将他们送到军队中去。

    回家之后,王茂如见到乌兰图雅眼神中带有哀伤,她似乎早就得知这个消息了,便走过来想要说些什么安慰,可是张开口后却无从说起。

    乌兰图雅抬起头露出苦笑,说道:“小婉妹妹前日与我告别了。”

    “你知道了?”

    “我知道。”

    王茂如坐在她身边,乌兰图雅过了一些时间才说话。似乎在和王茂如生气,也似乎在和自己生气。不过最终她还是说:“秀盛,我们去拜一拜佛吧。”乌兰图雅受家族影响,信仰的是藏传佛教,在北京有喇嘛庙,乌兰图雅不常去。王茂如赶紧点头,次日一早便带着乌兰图雅去了喇嘛庙拜佛,拜完佛后冯尹彬来报说指挥部要事请秀帅主持会议。王茂如剪乌兰图雅心情似乎好了一些,乌兰图雅也是一个知轻重的女人。便说你去处理事情吧。

    这次会议仍旧是国防军陆军整编会议,今年陆军整编进入到第二个年头,从数量上来说,已经从年初的一百三十三万人锐减到了一百一十一万,但是从实际战斗力来说,是有增无减。军队从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化,军人的数量的重要性已经被武器的质量和火力大小所替代。尽管西方国家的唯火力论在东方并不适应,其中很重要一环就是东方国家普遍穷一些。

    可是东方国家中也开始意识到了火力的重要性,尤其是将军阀混战的钱用于军队装备之后,更是让很多将军认识到了战争的进化。

    当然,王茂如非常高兴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大量的德国一战军官拿着低廉的薪水来到中国继续从事职业军人。

    外交次长顾维钧从德国回来之后。俨然已经成为对欧关系专家,现在对欧洲的谈判以及交涉基本都交给他,对美国以及美洲国家的外涉由陆徵祥负责,对日交涉基本叫哥曹汝霖负责。现在顾维钧非常热衷于劳伦森计划,以至于中国很多城市中出现了德国巴格利亚风格建筑。这些建筑也都是德国人在居住。

    这些逃到中国的德国人给中国带来最大的帮助并非在军事上和科技上,而是在农业上的帮助。因为来到中国的德国科学家们见到中国农田中很少施用化肥,大家最多就是在农田中施用粪肥,这让他们大为惊讶。使用粪肥自然有诸多好处,可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更多人吃饭的问题。而化肥的出现,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有德国商人意识到了这其中巨大的商机,开办了十多家化肥厂。王茂如得知之后立即向华夏民族银行批示给予这些化肥厂贷款,中国国人自己开办的化肥厂产量低,效率低,作用效果差,如果能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多好。

    化肥厂的作用也不单单用于农业,在战争时期,化肥厂可以快速转化为军工厂生产**等原料,且一个化肥工业给大家带来的不单单是生产化肥,它涉及到许多产业链,例如合成氨的工艺流程、碳酸氢氨工艺流程、尿素工艺流程、磷肥工艺流程、钾肥工艺流程以及复合肥工艺流程等等。单单靠现在国人的科学技术水平远远不能够振兴中国农业,为此这些德国人的到来的确起到了及时雨的作用。

    劳伦森计划是一个双赢的计划,中国帮助德国解决了劳动力过剩战争创伤和欧战遭受制裁的问题,德国帮助中国解决了科技军事农业工业等各方面的问题。而因为有了诸多德国人,王茂如特地对教育部长徐鼐霖强调了德国在全世界最领先的技术学校的问题。德国的工业强大是依靠着大量的技工学校村子,即使几经战乱发生,德国的技术学校没有一家关闭。(即使今天在德国每一所技术学校都有近百年的历史)

    徐鼐霖立即与教育部官员等人研究,制定了一份中国技术学校培训计划,在计划中教育部要建立三百所技术学校,其中两百所中学专业技术学校一百所大学专业技术学校,这份计划非常庞大,徐鼐霖认为中国可以用二十年完成这份计划。如今的教育次长是年轻的北大教授胡适,这份职业学校培养计划也是由胡适执笔完成。同时胡适提出了改计划的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政府的扶持力度问题。中国政坛一日三变,从去年开始总算是稳定下来,可是谁能保证这份二十年计划不会因为总统的改选而夭折。

    徐鼐霖给胡适吃了一颗定心丸,说这份计划并非总统府提出,而是由军部提出的,胡适听罢之后久久不语,最后才说:“计划得以完成总算无忧,只是尚武将军终于开始干涉整治了。”徐鼐霖也苦笑道:“如今中国,总统不谋其政,总理不关注教育,最重视教育的反而是军人,你我又能如何?”胡适是个睿智的人,自然不会批评王茂如,只是笑了笑,继续做她的教育次长兼北大教授。

    教育部的二十年三百所技术学校计划又被称为之为二零三零计划,很快被教育部作为了重点计划,这份计划与普及初等教育一样重要,也被树为教育部两大工程之一。可是这两大工程都需要钱,这钱从哪来?国家拨款不多,钱只能私人募捐,王茂如率先伸出了手,他从个人资产中拿出五百万银元捐给教育部实现初等教育计划与二零三零计划,在王茂如的带领之下,民国富裕阶层纷纷对教育部伸出援手。

    这个年代的人还是有良心的,有道德,有正确价值观的,比起百年后的富人,这个年代的富人简直人人都是慈善家。王茂如非常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年代中,也非常渴望让这种人人心存感恩,福泽他人的慈善之心保留下去。

    民国十一年十一月的一天,王茂如坐在办公室中正在看着一些军官的升迁报告,密电司李文彬跑了过来,说道:“秀帅,沙俄军队突围出察里津了。”

    王茂如道:“他们真的放弃查里津了?”

    “是的。”

    李文彬又道:“俄国女皇向世界各国发布通电求援,大总统将俄国求援电报转交给我们,请我们给他一个准确的评估。”

    王茂如长叹一声,道:“开会吧,蒋副司令,参谋总长,参谋次长,军务总长次长,后勤总长次长,所有八个分部的总长次长都必须到齐。”

    除了后勤总长米少柏在广东为黄埔陆军士官学院揭牌以及路航次长潘世忠在为一款新型飞机做督导外其余人悉数到齐。首先王茂如让冯尹彬给大家介绍一下俄国战况,通过各种电报以及情报,参谋部综合分析出来俄国的大致战况。

    今年七月开始俄国以十二路集团军总计二百八十万兵力对沙俄进行大反攻,这一次反攻的决心比起过往更加坚决,苏俄军队切断了沙俄的后援,甚至将沙俄向东方驱赶。沙俄以一百万兵力坚守察里津,三个月后,察里津城内几乎弹尽粮绝。让沙俄最高司令官高尔察克大元帅原本以为可以坚守两年的察里津,被苏俄人用血肉之躯一间屋子一栋楼房地逐渐爆破,察里津外围居然没有一座完整的房子。同时为了分割察里津中的沙俄军队,苏俄使用了水雷和军舰撞毁了横穿察里津的伏尔加河上的所有桥梁。

    沙俄军队坚守到了第四个月后终于无法继续坚持下去了,此时苏俄忽然撤掉了东面的防守军队,从南西北三个方向加速攻击。托洛茨基的目的是在冬天来临之前,将沙俄军队从察里津赶出去,把他们赶到苍茫的野外,再对他们进行追杀,从而全歼敌人。这是中国兵法中的围三缺一之计,这种方式看起来简单,而且还特别实用。长达五个月的攻击,让察里津的沙俄军队看不到生还的希望,现在苏俄军队突然给了他们一个希望,岂能不让他们不顾理智地逃走?(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