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婚小说网 > 明统天下 > 第六十二章 政治家的刀

第六十二章 政治家的刀

军婚小说网 www.junhunxiaoshuo.com,最快更新明统天下 !

    孝宗自弘治十二年以来身体便开始不断的恶化,期间多次病倒,虽然大臣们多次劝谏孝宗以身体为重但皆都不被孝宗采纳。繁忙的国事使得孝宗的身体越发的虚弱,到了弘治十九年三月孝宗颁布完废除农奴制的诏书没多久便又一次病倒了。

    对于这一次孝宗病倒大臣们可谓是既感到意外也感到情理之中。常年来孝宗不顾身体处理国事,大臣们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了,因此对于此次孝宗的病倒感到也是在情理之中。但是此次孝宗病情之严重却同样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以前孝宗也不是没有病倒过,事实上近年来孝宗多次病倒,但是每一次病倒孝宗都很快的醒了过来,休养几天之后便可以重新处理朝政了。但此次孝宗的病倒却昏迷三日之久。

    孝宗出病倒时,内阁还以为孝宗会像以前那样不日便可醒来,但当孝宗几日未醒之后,内阁的三位阁老便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三位阁老商量之后认为孝宗恐命不长久,而当时太子又在远在千里之外的西藏,期间一旦出现意外恐怕都会引起巨大的朝廷动荡。商量之后三人决定火速召朱厚照回京以防不测。幸好孝宗当时恰好醒过来,听了三人的决定之后比较认同。孝宗也是自家知自家事,自己的身体这回怕是真的不行了,为了能够让朱厚照即位不出现意外,不但同意了三位阁老召朱厚照火速回京还另下了圣旨等朱厚照回来之后宣布由朱厚照监国。下完诏书没多久孝宗便有昏迷过去了,中间醒过几次,但大多时间都处于昏迷之中。四天前孝宗又一次昏迷了过去,至今未醒,这可愁坏了几位内阁大臣了,皇上恐怕生时无多但太子有久未回京,要是出了什么事,那他们如何是好。

    “刘阁老,不知殿下此时已到何处?”站在一旁的谢迁朝内阁首辅刘建问道。三名阁老中以谢迁年龄最小,李东阳次之,而身为内阁首辅的刘建不但是三人之中年龄最大的,同样也是三人之中入阁最早,入阁时间最长的一位。谢迁是西历1449生,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一,状元,历修撰、左庶子,弘治八年入内阁参与机务,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李东阳是西历1447生,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作为三人之中资格最老的刘建则比两人整整大了十四岁以上。刘健是西历1433生,英宗天顺四年(1460年)考中进士,任庶吉士,被授为翰林编修。1488年,孝宗朱祐樘即位为帝,刘健也升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进入内阁,参预国家大事。孝宗弘治四年升为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改武英殿大学士。弘治十一年春,成为首辅,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到了现在人家刘建已经入阁十九年了,首辅也当了八年了。

    此时的明朝除了孝宗之外其实也就是刘建、李东阳、和谢迁三人在主事,而三人中则是刘建是主导,没办法谁叫人家不但资格老并且还最受孝宗信任呢,要不然人家也不会阁老一当就是十九年了。就连同样是内阁大臣的李东阳和谢迁两人见了刘建也得叫一声阁老。

    “昨日收到消息,太子已经到了清河了。估计今日便可到达京师了。”

    “希望不要出现意外就好。”

    “启禀三位阁老,太子殿下已经到了京师了,片刻便可到城外了。”三人正在焦急的等待的时候,朱厚照已经带着自己的亲兵先一步到达了京师。

    “快去让礼部右侍郎焦芳前去迎接。”三人本以为朱厚照会中午时分到达,想不到朱厚照今日一早便已经到京师了。

    “看来殿下是连夜赶路啊。”李东阳感慨道。

    “是啊,太子仁孝,为了早日回京竟然连日部分昼夜的赶路。”

    问过之后,朱厚照才知道来迎接自己的竟然是礼部右侍郎焦芳。朱厚照不得不感慨名人何其多啊。这个焦芳在历史上也算的上是一号人物了。

    焦芳(公元1434~1517年),字孟阳,此时的泌阳人(后世河南驻马店地区泌阳县城南草店人),明天顺八年进士。弘治初年移霍州知府,擢四川提学副使,调湖广。不久,又迁南京右通政,后又迁礼部右侍郎。正德元年十月迁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武英吏部左侍郎大学士。正德四年晋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焦芳以阁臣之首辅佐朝纲,明太祖之后不设丞相,大学士地位相当于丞相。正德五年五月致仕(退休)。终年83岁,是明代一位权倾朝野的高官。

    虽然焦芳入阁的时间只有五年,内阁首辅也只做了一年,但他却能够用极短的时间控制住朝政,也是一位能力颇强的人。

    焦芳的一生可谓少年得志,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但此人却被后人认为不学无术。还在他当编修时,一次大学士万安和人闲聊,曾说过一句“不学如芳,亦学士乎”。意思是说,像焦芳这样不学无术之人,也想当学士吗?后来此话传到焦芳处。焦芳勃然大怒,说:这一定是彭华在背后算计我,我如果当不上学士,就在长安道上把彭华给刺杀了。彭华听后非常害怕,连忙将此信传给大学士万安。万安最终不得不进焦芳为讲学士。可见此人颇为无赖霸道。流氓本性十足。

    不久后,皇帝诏纂《文华大训》,然后在宫中讲授。因为其书是彭华等人所著,焦芳心中嫉恨,每次进讲,专挑书中的毛病。当时的翰林院崇尚美文,因学士们认为焦芳粗陋无学,个性阴狠,又好背后议论人,因而大家都不愿和他交往。后来,朝中有位大臣尹晏被罢免,其儿子与焦芳也同时被谪迁到贵阳任职。焦芳知道这是彭华、万安的缘故,因而对这二人怀恨在心。但在被贬贵阳不久,凭着焦芳的能力,他很快又被任命为霍州知府。然后在几年内一步步升迁,很快升为礼部右侍郎。为了能够显示出自己的才华,这一阶段焦芳常常上书奏事,以求皇上对自己重用,可惜奏折都被当时的吏部尚书马文升等人所抑。这些人都是浙江或江西人。所以,焦芳从这个时候开始在心中对南方的官员埋下仇恨。后来焦芳当政期间,南方人的势力受到严重损伤。这笔账都被后人算在了焦芳身上。一次是宦官刘瑾认为翰林院的学士太傲慢,想把他们都赶出京城,被当时的大学士张彩所阻。后来,皇上要求编修的《孝家实录》成卷后,刘瑾又一次提出让学士们外放未果,遂将编修顾清等20多人下放到各部、司中。此时,朝中有位大臣欲将其中四人举荐到某司中。刘瑾发现此四人皆是迁乡人,而奏章就出在这位大臣之手,刘瑾便以结党营私之罪让此四人下了监狱。朝中大臣李东阳力解之,被焦芳阻止,就这样,这笔账算在了焦芳的头上。

    朱厚照知道此人就是焦芳之后,对他可是极为亲密,弄得焦芳都有点受宠若惊,心里想着是不是自己祖坟冒烟了,太子对我这么好,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的拜一下祖宗。

    不管焦芳心理面怎么想,朱厚照却是对焦芳极为看重。虽然人家名声不好,但这样的人最适合做自己手中的刀了。

    政治家吗,都这样。